内容摘要:徐元白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琴家,在其诸多传世琴曲中,《西泠话雨》、《泣颜回》是操抚频率最高的两首作品,其中较多体现了徐元白的琴乐理念及创作特色。《西泠话雨》在音乐材料的组织、演奏手法的使用及琴曲结构的布局上,显得颇有章法、匠心独运,由此曲延伸至徐元白的琴曲创作,可以看出,其创作手法传统与现代兼容,琴曲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情景交融,能较好地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民间乐曲《泣颜回》的发展与演变则体现了民间音乐对文人音乐的滋养和孕育,也体现了作为传统文人型琴家的徐元白,对民间音乐的深厚情感依恋与创作依托。
关键词:徐元白 《西泠话雨》 《泣颜回》
徐元白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琴家,其一生以弘扬琴学为志,积极投身于各地琴乐活动,广交琴友、精习琴艺,在古琴演奏、琴学理论、打谱、琴曲改编创作等方面均有较高成就。其创作琴曲主要有《西泠话雨》、《海水天风操》、《烟波双桨》、《叮咛曲》、《浮槎》等,移植改编琴曲主要有《泣颜回》、《国歌》、《大路歌》、《锄头歌》、《和平颂》等;经其打谱流传于世的琴曲主要有《鸥鹭忘机》、《秋江夜泊》、《墨子悲丝》、《高山》、《静观吟》、《潇湘水云》、《渔歌》、《平沙落雁》、《普庵咒》、《渔樵问答》等。在其诸多传世琴曲中,《西泠话雨》、《泣颜回》是操抚频率最高、最受欢迎的两首作品,其中较多体现了徐元白的琴乐理念及创作特色。
《西泠话雨》是徐元白在抗战胜利以后从四川回到故乡杭州,创作的一首琴曲。先生对其曲自解为:“吊巨创于劫后,逢旧雨于湖边,悲喜交集,无以自况,故借变声作曲,以荡胸臆。” 从中可以读到元白先生,在返乡的喜悦心情与看到劫后故土的凄凉心境交织中的情感跌宕。琴曲无疑是借西泠旧雨映衬下的凄蒙湖山之景,话其百感交集、忧思凝重之情。借变声作曲,则是指琴曲创作使用含有“清角”、“变宫”等偏音的七声音阶。
琴曲用正调演奏,为F宫调式,由引子、尾声及四个主要结构部分构成,其结构图式见下表。
琴曲引子为一个短小的乐句,由低音区散音起,厚重深沉的散音营造出深沉而庄重的音乐情绪,其间使用叠涓的指法,并较多使用附点音符、后十六分音符,使旋律显得更有动感和力度。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小节,但在音色的布局上却散音、泛音、按音交替使用,琴曲起始处在音响效果上就显得颇为丰富,也昭示了乐曲主体部分与间奏,按音、泛音交替呈现的结构特色。
第一部分由第一、二段构成,共四个乐句,落音分别为角、羽、羽、宫。主要在五、六、七弦上用按音演奏,作为乐曲主题的呈示部分,显得明快而细腻,似将内心压抑许久的惆怅娓娓道来。
其后,紧接用泛音演奏的间奏部分,在琴的下准部位演奏。由三个乐句构成,落音分别为角、羽、宫。清丽空灵的泛音,仿似天空中轻盈飘落的雨丝,勾画出一幅细雨轻抚、烟波动荡的湖山景致。
第二部分由第三、四段构成。两个乐段呈并列式结构,第三段由三个乐句构成,落音分别是角、徵、宫。第四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落音分别是商、宫。在第三段开始处在五弦八徽半,使用短锁的指法,着重强调调式主音“宫”音,进一步推动音乐情绪的发展。第四段中则多处运用带起及撮的指法,使散音、按音交替出现,增强了旋律的动感及力度。
其后,同样为一个用泛音演奏代表雨景的过渡部分,在琴的中准部位演奏。但此处结构更为短小紧凑,不能独立成段,因此此句在乐谱中被纳入了第六段,作为段首的起始乐句出现。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段第一乐句之后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落音分别是徵、羽、宫、宫。此部分主要在琴的高枕部位演奏,音区较高,速度也较前两部分稍快,情绪逐渐高涨。采用主题B的音乐材料,将主题乐句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展开和变奏,是乐曲整体结构中较为精彩的一个段落。作为过渡型乐段的第七段,由三个短小的乐句构成,落音分别为角、羽、宫,同样采用前两个间奏的音乐素材,用琴的上准部位泛音演奏。
第四部分包括第八、九段,是琴曲结构较为长大的部分。第八段由五个乐句构成,落音分别为角、羽、羽、徵、宫。采用主题B音乐材料,主要在琴的一、二、三、四弦上演奏,在开始处使用滚拂的手法,使旋律动感增强。音区较低,但显得更为低回深沉引人入胜,与第三部分在音乐情绪上产生明显的落差。在结尾处使用伏的演奏手法,使音乐骤然沉寂、戛然而止。在情绪稍适平抚之后,进入第九段。第九段由两个乐句构成,两句都落宫音。第一乐句速度较快,将情绪重新推起并使用泼、撮、反撮、滚拂等音响效果较为强烈的演奏手法增强音乐表现力。第二乐句作为全曲的收束句,作了较为充分的渐慢处理,并同样使用撮、滚拂及掐撮三声的演奏手法,使琴曲具有较强的收束感。
琴曲尾声部分使用引子音乐材料,与其形成呼应,同样为一个短小的乐句构成,落在调式主音宫音上。
此外,在该曲各乐段的结构手法上,还大量采用民间常用的合尾手法,每一段都落于调式主音宫音上总是体现着变化中的统一。
如乐曲主体结构的四个部分,结束句都采用同一音乐材料略加变化而成。
第一部分结束句:
第二部分第三段结束句:
第二部分第四段结束句:
第三部分结束句:
第四部分结束句:
乐曲的引子、尾声及各间奏部分也同样使用合尾手法,以同一音乐材料作为收束。
琴曲采用加清角、变宫的七声音阶创作而成,旋律较为简洁明快,在节拍上虽2/4、3/4、4/4间杂使用,但总体来讲节拍感较传统琴曲鲜明了许多,节奏较传统琴曲也规整了许多。从《今虞琴刊》载徐元白先生琴乐作品可以看出,其对于当时流行的简谱已经熟练掌握,并将其用于琴曲记谱,由此可见徐元白在当时的音乐观是较为时尚,紧跟潮流的。对当时的西方记谱法等音乐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必然影响到其琴曲演奏和创作。在音乐形态的整体构成上,《西泠话雨》显然受到了民国时期新兴音乐风格的影响,富有较为浓厚的时代气息。
整体看来,此曲篇幅虽并不长大,但结构却显得较为精妙。除了首尾音乐材料呼应外,在乐曲的主体部分,形成了主题乐段与泛音演奏的过渡性段落,相间出现的循环性结构特征。主题乐段作为音乐的陈述和展开部分,叙述性较强,恰似曲名中“话”的展开。泛音演奏描绘出空灵清丽的音乐形象则又恰似曲名中“雨”的刻画。在“话”和“雨”的交织中,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作者情感的涟漪。在音乐材料的使用上,四个主题乐段采用同样的音乐材料,三个插入性过渡乐段也采用同样的音乐材料,但三次分别在琴的下准、中准、上准出现,使其每次呈现都富于变化。在音乐材料的组织、演奏手法的使用及琴曲结构的布局上,显得颇有章法,匠心独运。
由《西泠话雨》延伸至徐元白的琴曲创作,可以看出,其创作手法传统与现代兼容,琴曲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情景交融,能较好地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泣颜回》又名《思贤操》,是徐元白据浙地民间乐曲改编的一首琴曲。1937年刊载于《今虞琴刊》,徐元白在跋语中写到:“《泣颜回》,古调,惟流传海滨箫管中。先严月秋公雅擅琵琶,熟翻此操,当更深人静,慢拢轻捻,韵永音悲,闻者太息。元白当时夜读既毕,伏枕欲寐,闻此则魂梦俱清,故其节奏耳聆最熟。及学操缦,乃为谱入琴,抚弄多年,始得韵味。嗣因同好聆音,不泛求授,不敢自秘,爱创斯谱。” 从元白先生对此曲的题解中,可以了解到,《泣颜回》原来是一首民间箫曲,后经其父翻为琵琶曲,在其操抚多年之后,才定型为琴曲。但关于此曲的名称及释义还有进一步厘清的必要,此曲与历代琴谱中传载之琴曲《思贤操》,并无任何亲缘关系。只是因为从曲名字义上来看,其所指内容略同,均以表现孔子对颜回的哀思之情为题;所以,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元白先生编创之《泣颜回》,也常被讹称为《思贤操》,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曲解。
从结构上讲,《泣颜回》是一首小曲,使用正弄紧五弦调弦法,主体部分仅由一个乐段构成,为五声C商调式。
琴曲由引子、主体及一个短小的尾声构成。
引子为C商调式,用泛音演奏,由两个乐句采用民间“句句双”的结构手法。在琴的演奏中将旋律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分别在琴的中准及下准演奏,使其产生一定的对比与变化。
主体部分由一个乐段构成,bB宫调式,四个乐句,四句落音分别为徵、角、角、宫。第一乐句为主题的陈述句,用琴的中音区演奏,第一个音使用注的手法演奏,造成下滑音的效果,恰如一声长叹,勾起了人们对其后音乐叙述的更多兴趣。第二乐句为一个较为短小的承接乐句,只有四个小节但却三次停在角音上,造成了一种强烈的不稳定感,推动乐曲情绪发展。第三乐句是琴曲主体的高潮部分,此处主题旋律作了较为充分的展开,并使用滚拂的演奏手法,在琴的中高音区演奏,进一步深化了深沉的哀思情绪,落音再次停留在角音上,使旋律的不稳定感进一步加强。第四乐句为第三句的变奏,在情绪上渐渐回落,并以宫音收束。在旋律的发展手法上,正如徐元白先生在其曲跋语中所言:“此调造句多数以角起商收,又以商角错综倒置,间以宫、羽两音作承转起伏。”
尾声部分为一个短小的乐句,回归C商调式,用泛音演奏。
此曲在《今虞琴刊》载徐元白先生记写的简谱中表示应重复三遍,在《古琴曲集》中记谱显示重复演奏两遍。无论是重复两遍或三遍,都使这首琴曲具有明显的民间分节歌结构特色,更体现了其与民间音乐的渊源关系。当代西湖琴社的琴友在演奏此曲第二段时,也主要采用民间常用的技巧性变奏手法,通过加快速度、增强力度及部分旋律的技法变奏,使其较第一段的音乐情绪更富有感染力。
清新质朴的旋律、清纯无杂的节奏、简明朴实的结构,都使此曲体现出了鲜明的民间音乐风格。在今虞琴刊中徐元白先生从编创者的角度,对此曲曲风作出说明:“若缓弹慢拍,尽其抑扬,则尼父悲伤描摹尽致。设或纵指狂弹,乱其音节,夹杂俗音不自颖悟,反嗤此调为凡响者,其负创谱苦心,固无足论耳。没古人制调精义,岂不惜哉?” 从徐元白先生对其演奏要求及曲风阐释来看,其中又体现出了其对民间音乐的文人化提升。
古琴虽然在传统文化中是文人雅器,但其与民间音乐的渊源却一直颇为深厚,根据民间歌曲、器乐曲进行改编创作,甚至成为琴乐文化中一种优秀传统。民间乐曲《泣颜回》的发展与演变正体现了民间音乐对文人音乐的滋养和孕育,也体现了作为传统文人型琴家的徐元白,对民间音乐的深厚情感依恋与创作依托。
参考文献:
徐元白.泣颜回跋语[J]. 今虞琴刊,上海:今虞琴社编印,1937.208
徐元白.泣颜回跋语[J]. 今虞琴刊,上海:今虞琴社编印,1937.208
徐元白.泣颜回跋语[J]. 今虞琴刊,上海:今虞琴社编印,1937.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