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华先生(1917—2007)是我国当代著名古琴家。他原籍台州,出生于古琴音乐世家。其父徐元白(1893—1957)年轻时游学苏杭,受业于浙派古琴名家大休法师,研习琴学,得其真传。不久投身于国民革命,成了具有革命家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古琴家、书画家。由于徐元白当时在南方参加革命战斗,未能携眷在任,徐匡华的童年生活是在台州海门故乡度过的。直至徐元白北伐后任职杭州,购置了西湖半角山房以为居所,徐匡华才来到父亲身边,亲聆庭训,从13岁开始学习古琴。其后随父宦游、历经南京、开封、重庆等地,在上学之课余,学习操缦,并常参加乃父组织的古琴雅集活动,渐渐养成热爱古琴音乐的情愫,逐步打下古琴技法的基本功。抗战期间,徐匡华考进四川大学史地系直至毕业。由于他报国心切,刚一毕业,便毅然报名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抗战结束回国后,进入正中书局担任文史编辑。1949年起任杭初(后改名杭州第四中学)教师直至退休。在此期间,他较少时间练琴,但从前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便恢复练琴如初。特别是在文革期间,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的闹腾之中,他却真的当起了“逍遥派”,躲进小楼成一统地练他的古琴去了。
俗话说,技艺等待时机,时机寻找技艺。这话在徐匡华身上应验了。文革刚一熄火,杭州有关文化部门便找上门来,要徐匡华牵头,出面组织杭州古琴研究小组。当时正值徐匡华已经退休。他想起了乃父的遗训,感到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挑起了这副担子。于是马不停蹄地召集散落在各处的老琴友,制定活动规划,逐步恢复、开展琴艺活动。浙江古琴艺术的新春就此光临大地。徐匡华辛勤耕耘在古琴艺术园地,废寝忘食,殚精竭虑,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普及古琴文化奋斗终身,为浙江古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徐匡华从13岁学琴起,直至89高龄仍然活跃于古琴园地和演出舞台,在跨越76年的古琴艺术生涯中,业绩显著,功德巨大,他忠实地执着于古琴事业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本文拟将其一生的古琴事业归结为三大贡献论述于后。
一、赓续父业,弘扬新浙派古琴文化,使徐门古琴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徐匡华从小受到浙派古琴音乐的熏陶,对父亲的琴德琴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青年时期就树立起赓续父业的愿望。但由于职业与生活上的原因,他没有更早实现这一愿望。没想到父亲的过早逝世,促使他早日回归古琴世界。从1957年开始,他重拾古琴音乐,白天教书,夜晚练琴,其乐融融。在文革十年中,他悄悄地躲到楼阁中偷偷练琴,把过去学过但已然荒疏的琴曲,例如《鸥鹭忘机》《秋江夜泊》《忆故人》《思贤操》《普安咒》《平沙落雁》《渔樵问答》《梅花三弄》《潇湘水云》等大小数十曲,从头到尾,反反复复,练得烂熟。文革硝烟渐渐散去,古琴生命开始复苏。1982年根据文化部门的安排,要求我省立即物色人员组织古琴丝竹乐队应邀赴港演出。这是当年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原省音协负责人周大风先生不假思索地推荐徐匡华参加古琴演奏项目,并调集箫笛演奏家宋景濂与其搭档,次年,联袂赴港演出了《思贤操》《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等琴箫合奏。演出十分成功,香港音乐艺术界为之轰动,反响强烈,媒体予以极高评价。香港听众久违祖国雅乐,听得如痴如醉,满足了多年来向往祖国古乐黄钟大吕的渴望。与此相前后,徐匡华和丝竹乐队到京津沪等大城市巡演,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他所演奏的《思贤操》,原是其父徐元白远在前世纪30年代从民间琵琶曲移植而成的琴曲,表达了后人对颜回的缅怀景仰之情,经徐匡华出色的演绎,更能体现我国古琴音乐的古朴端庄、高雅缠绵的元音特色,终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选中而向国际音乐艺术界广泛推荐。他所演奏的多首琴曲也先后连续多次被录制为唱片传世。此外,在徐门家传琴曲的基础上,经他多年演奏和教学的积累,由其门徒李铁民先生辑成《华斋琴谱》,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徐门琴艺在新形势下得以发扬光大,为我省古琴文化发展开启了新局面。
二、终生从事古琴艺术的普及推广,让古琴音乐走进现代大众文化生活
徐元白先生有一句名言:古琴艺术的生命在于普及。徐元白身体力行,为普及事业奋斗了一生。这成了徐们的家训。徐匡华在退休后,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古琴艺术普及事业。他的主要举措有三:第一,组社传习。徐匡华仿效其父西湖月会的形式,吸引了当年杭州的古琴爱好者,于1986年正式成立西湖琴社,定期举行雅集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基本知识讲座,基本技法传授,有老琴人示范演奏,新社员汇报习奏,此外还曾先后邀请李祥霆、张铜霞、龚一、姚公白等知名琴家来社交流传习,并定期举办古琴演奏会。二十年来,琴社社员从开始时的十余人猛增到数百之众。第二,办班教学。从前世纪80年代开始,多次借用临时教室招收学员,进行传授培训工作,带出了文革后最早的一批青年琴人。经他启蒙、授业的弟子中,如章华英已然成了琴学家,谈少飞、王政、张佳苗等多人也已成了青年琴家。为了更广泛地开展普及工作,特别是为了满足广大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学琴要求,他不辞辛劳,同时在省和市老年大学开办两个古琴学习班,进行较为正规有序的教学活动。徐匡华坚持有教无类原则,来者不拒,只要诚心想学古琴,他都予以悉心教导。经多年连续努力,在数以百计的离退休干部和职工中,培养了一大批老年琴人,如李铁民、顾静强、秦亚安、冯婉芝、李淑荣、张伊华、韩也明、张廷芳、周临渊、朱汉华等多人,至今练琴不辍。当年在徐匡华亲自率领下,许多人多次登台演奏《普安咒》《阳关三叠》《思贤操》《梅花三弄》《徐公颂》《勾山里琴缘》等琴曲。为了更好地引领老年人学会弹奏,徐匡华还将老人们平日耳熟能详的一些流行歌曲,移植为琴曲,使他们做到易学喜学,容易入门,提高兴趣,增强信心。老年琴人们出于对徐匡华的崇敬,在他们自创自演的琴歌中唱道:是你为我们打开了古琴音乐的大门,是你把我们带进了古琴音乐的殿堂!第三,下基层推广。徐匡华多次亲率社员至萧山、桐庐、安吉等地以及浙大、浙工大等院校举办古琴音乐演奏会,扩大了古琴文化的影响,使古琴音乐走进大众社会生活之中。在他耄耋之年,还应邀参加了电影《英雄》的拍摄,塑造了盲琴人的艺术形象,客观上也对普及古琴音乐扩大了社会影响。此外他还满足了一些家长的要求,接受中小学生居家进行个别传授,效果显著,如从小学开始跟他学琴的余琳芳、潘冬等,学了三年,便能登台演奏,五年后考级定为十级。总之,他的学生遍及男女老幼、三十六行,下自六岁幼童,上至九十高龄,都在普及面的覆盖之中。他真不愧是一位普及古琴艺术的能人和高手。
三、改进斵琴技艺,提高古琴质量,传承了斫琴术,满足了琴人社会需求
新浙派祖师徐元白是一位在古琴艺术领域里全面发展的大师。除了演奏教学理论作曲之外,他还精通斵琴术,斵制古琴数百张。徐匡华在青少年时期亲眼目睹了乃父斵琴技艺,对各个工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开始普及教学古琴音乐之初,面对古琴乐器供需矛盾,为了使学员能备办价廉可用的古琴,徐匡华当机立断,决心自己动手,斵制古琴。事有凑巧,正当这时,有一位名叫马岳思的青年木匠,拿着自己仿制的古琴上门求教。徐匡华竟意外地发现,从外表看,这张古琴做工非常精致,仿造得十分得体,确实是一张像样的古琴,但仔细一看,它很不合规格,连徽位都定不准,是一张只能看不能弹的废琴。然而,徐匡华却十分赞赏小木匠的木工技巧,认为如果把自己的斵琴知识与技法嫁接到这位木匠的木工手艺上,一定会斵制出合格的古琴。于是决定培养他学好斵琴技术。马岳思也有心学好斵琴,便拜徐匡华为师。在徐匡华的精心传授下,马岳思系统地掌握了斵琴的全过程的核心技术,先后斵制了数百张合格古琴,满足了教学所需。此外,经徐匡华严格监制的精品琴,还远销外地和海外。2007年,徐匡华逝世后,作为徐匡华斵琴术的传承者,马岳思决心继承恩师遗志,创办了杭州瑶音古琴制造厂,为推广普及古琴文化贡献力量。近年,经余杭区文化部门推荐,他已被批准为杭州古琴斵制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与此同时,徐匡华还把斵琴术传授其子徐君胜和徐君跃。长子徐君胜虽未曾系统学过琴艺,但因受其父孜孜于古琴事业的精神影响,常常帮助老父整饰古琴产品,于是逐步学会斵琴技法;次子徐君跃在不断精进琴艺的同时,经常与其兄一起探讨研究斵琴技艺,经兄弟二人多年努力,已有优质古琴产品陆续问世,为徐门《元音斋》添色增光。
徐匡华以其数十年的辛勤耕耘,传承了徐元白所开创的新浙派徐门琴艺,铺平了我省古琴艺术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他是徐门琴艺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不愧为徐元白古琴事业的出色二传手,为徐门继起的后人拓展了宽阔的远大前程,目前徐君跃业已在古琴园地奋战数十年,青出于蓝,卓然成家,徐门嫡脉,后继有人,可庆可贺!如今哲人虽已驾鹤西去,但他那丰厚的业绩却永留人间,那雍雍的琴声仍然缭绕在世界上空。